3D毫米波雷达 助力国网实现输电通道防外破

大量的运行统计数据表明,输电线路外力破坏事件已成为危害电网供电可靠性和安全运行的重要隐患。随着经济建设与基础建设的发展,线路附近或走廊下方的吊车、泵车、挖掘机、顶管机等大型特种车辆的施工作业日益频繁,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线路外破事件。2015年江苏某地区发生十几起因吊车、顶管作业引起的输电线路外力破坏事件。
—江苏某电网
业务挑战
由于传统防外破技术措施的应用效果和经济技术性差,输电通道防外力破坏仍是电力线路安全运行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迫切需要通过技防手段的功能、应用策略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提升施工机械类外破危险源的管控针对性、及时性和精准性,从根本上消除施工机械的潜在危险行为,为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奠定基础。
当前市场解决方案对比:3D雷达+枪机方案效果明显
特点 | 传统激光+球机监控系统 | 3D雷达+枪机监控系统 |
监控 | 需要实时监控 | 有报警信息后查看现场画面 |
及时性 | 事后调看录像 | 刚开始,有一定预警时间 |
交互 | 无 | 可现场报警,并对现场喊话,提醒作业人员注意线路安全 |
探测能力 | 激光:单线扫描,易出现故障并受环境干扰 | 雷达:区域探测,覆盖范围更广,不受环境干扰 |
基于雷达的解决方案

3D雷达覆盖范围:可定制的监控区域
现场电源
三个100W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为塔式设备供电,包括图像识别设备、声光报警器、现场拾音器、4G通信集成控制设备,确保24/7运行。
集成设计两个100AH的蓄电池为夜间运行提供电源。
现场设备
200万数字摄像机×1,4G路由器×1,测高雷达×1,声光报警系统×1,扩音设备×1
4G移动通信
现场终端通过4G连接到监控中心Linux服务器,且服务器地址必须由一个固定IP地址,以确保终端断电之后通信网络一直处于正常状态。

客户收益
实时监控和警报:车载设备能够实现多方(车辆操作员、监督员)主动预警,增强对危险施工活动的探测。
集成监控和巡逻:将人工检查与实时技术监控相结合,利用两者的优势——自适应巡逻策略和持续的定量数据——解决人员短缺问题,并能够及早发现和控制威胁。
增强的危险识别:智能识别起重机、泵车、挖掘机和顶管机,改善主动安全管理,减少移动施工机械带来的盲点和不可控风险。
相关产品